硬盘“丢失”

- 编辑:admin -

硬盘“丢失”

近年来,随着计算机化建设的快速推进,存储设备泄露事件频发。敏感硬盘是存储国家秘密的关键载体之一,其使用或管理的任何漏洞都对国家秘密安全构成严重隐患。 就位填充高密度光盘的风险 ——非法捐赠。某单位张总书记因设备兼容性不够,擅自向对应扶贫村的学校捐赠机密电脑。张先生错误地认为,如果对敏感电脑的硬盘进行格式化就安全了。经过保密教育后,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紧急恢复并更换了硬盘。 ——窃取秘密磁盘。某国有涉密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在运维过程中,维修公司发现电脑的硬盘是固态硬盘。他们自私地拆除了该设备,将其带回家,然后安装在自己的计算机上。硬盘上的“三合一”程序工作正常,所以开机后,触发外部接触违规报警。 ——请送修。某单位的秘密复印机坏了。联系售后服务公司进行维修。维修人员确定复印机硬盘出现问题,只好将其返厂维修。单位相关人员毫无保密意识,要求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拆除敏感硬盘。几天后,发现该硬盘已被送往国外,机密数据严重失控。 上述事件发生后,我们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。 严格管控防御贯穿整个链条。 使用机密硬盘的组织和个人应认真对待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,严格执行保密规则,共同筑牢保密防线,防止机密数据丢失。 ——筑牢法律意识“防火墙”。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》规定,机关和部队加强对国家秘密持有者的管理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、保守国家秘密。国家秘密不得购买、个人委托、转让或破坏载体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转让、出售、处置或者再利用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报废敏感信息设备。 ——编织闭环管理“防护网”。敏感硬盘必须根据特殊的日志记录原则并由专人管理。分发的时候,您必须将序列号和负责人姓名写入分类帐中进行记录。使用设备时,应按照最高保密级别对存储和处理的信息进行严格管理,并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状态,包括使用时间、操作细节和操作人员等信息。严禁访问互联网或非敏感设备,设备使用后必须立即安全断开连接,避免长时间连接。处置事项也必须遵循相应的授权和登记程序,形成闭环管理。 ——设备维护时请关闭“安全阀”。如果选择国外生产的保密硬盘,必须提前进行技术安全保密测试,杜绝泄密的可能。如果敏感硬盘出现故障,政府的专业技术人员机构或部门负责修复。如需维修,需在单位内进行,并指定专人陪同。严禁维修人员进入设施内。如果确实需要送修,则需要对分拣出来的零件进行专业的拆卸或解密。保密管理部门指定专职维护人员,并指派专职人员监督所有流程,确保保密。这并没有失控。 公众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或者可疑线索,可以通过国家安全局举报热线12339、网络举报平台(www.12339.gov.cn)、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局举报。

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? You'll like the following article.